對于貨柜車裝卸機而言,貨物進出貨艙有兩種方式。
種是尾艙門式,這是一般中型和大型運輸機普遍采用的貨物進出方式,C-130、運-8和運-20大型運輸機都采用這種辦法。運輸機的尾艙門,都高高向上斜翹起,這是為了方便尾艙門打開和貨物進出。
一般而言,尾艙門由液壓控制,其中部分可以向下放平成為貨橋。在裝卸小件散貨時,放平尾部大貨艙門兼貨橋,就正好可以與運送物資的卡車對接,直接利用貨橋和貨艙地板上的傳送帶、滾棒和機內吊運裝置更快速地完成吊運、裝卸和進出。
而對于一些可以自主進出的裝備,比方說裝甲車輛和卡車,就可以直接通過傾斜的液壓貨橋駛入運輸機貨艙內。在裝卸大型車輛時,一般貨艙地板離地高度都比較低,這樣貨橋的坡度就比較小,有的運輸機比方說A400M,其主起落架還具有“下蹲”功能,可以進一步降低貨艙地板高度,所以貨橋放下后的坡度特別小,這對于大件貨物的裝卸特別有利。
第二種進出方式是從頭部進入,這主要用在安-124和C-5等重型運輸機上。以安-124為例,其巨大的頭部可以向上開啟,露出整個貨艙,戰略導彈發射車等尺寸巨大的貨物可以直接從頭部開進貨艙。為此安-124還將駕駛艙設置在機艙第二層,以方便頭部打開。
貨柜車裝卸機的貨物進出貨艙,要求裝卸速度必須快。如美國的C-5運輸機從裝貨、加油、起飛前檢查、發動機起動,直到收起貨橋、關閉艙門,總共不超過1小時;整個卸貨過程也只要15分鐘。
為了裝卸,現代運輸機研發出了一整套裝卸設備。首先是吊車和絞盤等搬運設備,以安-70為例,其貨艙頂部有兩條吊梁,裝有4部吊車,一次可吊起12噸貨物(每部承載3噸),用于直接把貨物從機外吊入貨艙。兩部電動絞車布置在貨艙中部,每部牽引力約為15千牛。
除吊車和絞盤外,貨艙快速裝卸的主要奧秘都集中在貨艙的地板上?,F代大、中型運輸機的貨艙地板上一般都裝有滾棒或滾珠裝卸系統,在地板上敷設有幾行滾棒,使用時升出地板平面,不用時收進去保持地板的平整和開敞。貨艙內設有各種裝卸和固定貨物的裝置,裝貨的設備包括有電絞車、裝貨鋼索、支撐滑輪和梁式吊車等。